文物贩子在唐朝 第六卷 第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作者:集古字书名:文物贩子在唐朝更新时间:2021/08/03 05:00字数:3076

  

卢鸿决然道:“父亲大人应该立即修书叔父,要他联合众人上书,力保李承乾的性命才是。”

“哦?”卢祖安颇为惊讶地道:“却是为何?虽然我等不必再打击太子一党的势力,但也没有必要冒着得罪魏王的风险,力保于他啊。”

卢鸿道:“此事说来也简单。一来太宗皇帝虽然一代雄主,但于亲情却极为看重。何况自古虎毒不食子,从其本心,定然是不想杀掉太子。不然何须拖拖拉拉,反复朝议,直接按律处斩不就是了。因此我世家这时上书力保太子,无疑是给了太宗一个台阶下,必然会使其对我世家,心生好感。”

见卢祖安微微点头,似有意动,卢鸿又说道:“二来,魏王此人心机颇深,其所用不是权贵,便是寒门学子,对我世家只怕还是持打压之心。何况儿子拒其招揽,对我卢家也难有好意。此次太子谋反及我遇刺一事,委实诡异,其中只怕多有机诈之事。若任其杀掉太子,魏王独大,只怕于我世家不利。”

卢祖安思索良久,才一拍桌子道:“也罢。终不成坐等受困。我便修书与你叔父商量一下,再做主张。”

此后数日,书信来往颇多。只是长安距离范阳颇远,一般信息到达,都是数日之后的事了。

最终居然被卢鸿说中,朝上诸人,推来拖去,对于太子地处置,一时竟成了僵局。最后还是卢承庆,联合数人一同上书,言道家国一体,情法兼尽,“愿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终享天年”之语,打动了太宗皇帝,只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中。而其他党羽,包括汉王李元昌与侯君集,均未逃一死。

除了上述参与谋反诸人之外,废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芬等人,均被贬为庶人。更有许多官吏,因与太子曾有交往,被牵扯入狱。而带头上书的卢承庆,则受到太宗赏识,由兵部侍郎被提任为尚书左丞。

李承乾既已被废,魏王李泰为储地呼声自然高涨起来。据说就算是天子李世民,对此也颇有默许之意。毕竟李泰原本就极得李世民的宠爱,此番既然李承乾被废,由李泰为太子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因为太子一案牵扯甚多,朝中动荡,各方争斗不休。为着稳定局势,李世民才暂时压下立储一事。

卢鸿经过去年在长安的经历,对这些政治争斗大有厌烦之意,心中也不愿太过关注。在他想来,如果按历史进程不变,李治上台,对于世家并无坏处;便是历史转变,李泰上台,也不过继续着重科举,大力提拔寒门罢了。以此时自家在学业上的水平,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在科举上败北便是了。

因此每天听着消息,大有城楼之上观风景之感,抽身物外,万事不关心,颇有出世之乐。

这一天,卢鸿正在院中与诸女观赏一盆新得来地兰花之时,却见洗砚探头探脑地过来了,向自己招手。

红袖眼尖,早就看到了,娇喝道:“洗砚你鬼头鬼脑地做什么呢,要进就进来,在外边跳哪家子的大神呢!”

卢鸿和郑柔这才抬头,见是洗砚,郑柔便出声招呼他进来道:“可是有什么事找你家公子,若不方便,我等回避便是。”

卢鸿道:“有什么事不方便说的,怎么回事啊?”

洗砚吱吱唔唔地道:“公子,门外有人,有人找你。”

“是谁呀,你就直说吧,怎么学得这么吞吞吐吐地。”卢鸿看洗砚这样也有点来气。

“公子,是,是上官庭芝,说是从长安来的,找你有要事,有要事,求见。”

“咳咳,哦,呵呵,是那个,庭芝啊。嗯,说来也是本公子的学生嘛,不知道有什么要事呢。夫人,你看这……”

郑柔脸色却有些凝重:“夫君快些去看看吧,莫以妾身为意。现下长安局势动荡不安,上官公子长途来投,怕是有什么变故呢。”

卢鸿经郑柔一提醒,这才反应过来,暗怪自己确实有些麻木了。只是记忆中这次易储事件,并未关系到上官家,何以上官庭芝会大老远的跑来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