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第四卷 贺兰雪 第二十六章 大昌原㈡

作者:肖申克117书名:普天之下更新时间:2021/08/03 05:39字数:3972

  

?

当卫慕正在西安州与宋平等人大碗喝酒的时候,赵诚正扮成商人从会州(今甘肃靖远)越过结冰的黄河,顺着支流祖厉河南下,缓缓向南方渭水行去。

一度为边臣的沈括曾在《凯歌》中写道: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年扎吃儿。这里的关西种是指从关内迁移来的汉人,包括原有唐时就居灵州、凉州的汉人。而扎吃儿,意思是说话不流利,大概是指居关外太久了,受到了地域的影响。沈括这诗的意思是说西夏人口中汉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灵州这样的农业地区。

然而到了河陇地区(青海、黄河河曲与六盘山之间),居民的组成却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在《河湟》一诗中所言,意思是说河湟之地的居民受到了当地各部族的影响很大,汉人着蕃服,放羊牧马者居多。西至湟水,东到陇山,包含西宁、湟、廓、积石、河、兰、熙、巩、秦、会等州,吐蕃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是在唐安史之乱后乘机迁入的,另外就是党项、回鹘、浑等部族,其中包括党项化的吐蕃人或者吐蕃化的党项人,但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能搞清楚这里的部族到底有多少。而汉人从事着零星的农业及放牧活动,其生活习惯与游牧、狩猎诸族差别不大,汉人“胡化”,与胡人“汉化”皆是常见的现象,曾有三十万之众。

人类影响着土地,土地也影响着人类。

包含河湟在内的陇西地区,是夏、宋及金三国反复争夺的地区。西部的河湟谷地被夏主视为口中肥肉,曾设卓和南军司控制河湟地区。稍东部地区,夏主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宋国以及后来的金国都竞相争夺,宋、金国都曾一度占领最西边的西宁。三国都不停地给当地的部族首领种种挂名的官衔。许以土地和财帛,谁都无法真正控制陇西地区,而这些部族也大多忽叛忽降。捉摸不定。夏与宋金边界主要依“山川形胜”来划分,三方的对抗也是这些依大山、大河组成地军事防御线的南推与北移,同时这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带。不仅是西夏地农牧区,也是西夏与宋金的商品交换场所。

长期的战乱和部族众多,以及大国之间地争执,阻挠了东西方贸易的进行。北宋时为了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秦州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当金国地势力侵入这一地区时,绍兴初,陕西地尽入金国之手,将西夏与南宋隔离开来,南宋势力退到渭水以南,陆上“丝绸之路”不可避免地加速衰落了,代之而起是海上“丝绸之路”。

如今这里成了权力真空地地带,成吉思汗曾一度攻克陇西的诸多寨堡。军事占领并不等于完全控制,成吉思汗只是驱除了夏金官方的势力,也顺便让宋国的西和、阶、成、风、天水受到侵略与破坏。察罕的军队虽名义上镇守河湟,却因为金国在关西仍残存不少力量,而不得不往东驻扎。基本上处于屈吴山、陇山一线。林雷监视风翔府及庆州(今庆阳)一带的金兵。赵诚更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复杂地区,但需要打通一条商道。奈何这只是他一厢情愿,若是没有宋人参与,他也没法达成自己目的,所以他不吝主动与宋人接触,甚至愿意输出马匹,若是宋国朝廷不承认自己将要设的榷场,那么他只好走私了。

蒙古军一走,居住在此处的部族纷纷从原始森林中走出来,正如他们以前所做过地那样,尽管他们也损失不小。

祖厉河(宋代文献中称龛谷川)绵延四五百里,路在赵诚的马下延伸着,越往上游走,就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一带的部族较少,而且都人数较少。在河流的发源处的陇中山地,赵诚与一位大族首领不期而遇。

那位大族首领只带着七个人,挽着弓,佩着刀,猛然遇到赵诚这一百人规模地队伍,十分慌张。这位首领不知道地是,在赵诚的左右两翼及身后还远远地跟着三支护卫队,分别由何进、铁穆与萧不离带队,赵诚胆子虽不小,可不会拿自己地小命不当一回事。

山谷中极为狭小,首领挽着弓,面色不善,但他在未弄清对方是何来历或者有无恶意之前,他绝不敢主动攻击,他只是更不敢转身逃跑,让人耻笑。

“客人从何处来?”首领骑马立在山谷的另一头戒备地高声问道。赵诚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向导兼翻译连忙替他解释。

“噢,那您是此处的主人?”赵诚问道。

那首领称他为“客人”,只不过是一句习惯性的问候用语,但赵诚这回话却是让这位首领有些不爽。赵诚这一行虽然都没有穿皮甲,但这随行之人个个看上去精壮无比,每人还都带着弓矢与刀枪,由不得对方不戒备。

“我是不是主人不是你说了算,我是明珠族的首领,我姓耶亥!”耶亥首领听出赵诚操着汉话,也改用蹩脚的汉话。

耶亥这个姓氏有些汉化,不仅借用天支地干中的“亥”字,而且也借用了在汉字中的读音。

“我若是言语冒犯了耶亥首领,还请首领原谅。我们只是来自西方的商人,要去秦州,从此处路过。”赵诚举起双手,表示自己并无恶意。

“真的?”耶亥驱马挨近,见赵诚身后众人之中,西域人面孔相当不少,却没有完全相信,“客人胆子不小,如今兵荒马乱的,哪里还有什么商人敢来这里?”

“正如首领所说,这兵荒马乱的,其他商人们都不敢来,所以我才来赚大钱啊!”赵诚道。

赵诚冲身后招了招手,扮成马夫的护卫连忙将驼背上的箱子打开,里面都是一些布匹、精盐、银器和锅碗瓢盆,另一些驼背上却装着皮毛。

耶亥撇了撇嘴。似是看不上的样子,有些失望。

“客人带这些东西来这里做买卖,恐怕是要失望了。”耶亥道。

“为何?”赵诚感到诧异。

“这些东西。若是往常年月,你有多少,我就全收了。可是现在各族最缺的不是布匹。也不是这些精巧的玩意,而是粮食,能活命的粮食。”耶亥道。

“难道你们族中也缺粮食吗?”赵诚问道。

“是的,往年我们还可以跟别人交换。眼下连交换地人都没有。”耶亥道。“若是你能给我送来粮食,我族中的财产,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若是看上我族中的女人,也好商量!”

赵诚感到很好笑,这位大汉大概是实在太缺粮食了,连族中地女人都愿意往外送。

耶亥见赵诚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很不爽,讥讽地说道:“你若是能办到,就痛快点。若是没法办到。也痛快点。你们商人最狡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