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夏帝国 第二章 学法律的女生 一

作者:李昊阳书名:赵夏帝国更新时间:2021/08/04 07:22字数:4428

  

?自我克制是成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成大事认识坚强意志力的体现。——威廉杜拉姆

————————————————

“什么!这也已经有了?”

王平在惊奇之余,还有浓浓的无奈。

原来,还没过完春节的七天长假,皇帝就派了三个翰林来配合王平著书。王平虽然郁闷,但也和他们配合得极好。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就不一样了。从三个翰林那里了解到的科学发展现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王平的承受神经,让王平简直无法接受这是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七百多年的时候。

这个时空的人们并不像王平想象中的那样落后,除了他以前听过却没有注意到的科学成就以外,很多发明和认识竟然都被人们提前认知。所以,在屋外干活的小丫头们经常听到王平吃惊地大喊“有了”、“什么”之类的话。虽然,开始有些担心,但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个翰林中有两个是前科的状元,另一个是榜眼。在三个博学大师面前,王平所谓的“本源之学”还可以让他们目瞪口呆、不知其所云为何物。但真正到了分学科讲解论述的时候,王平就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并非都能唬人。

王平主要论述的是三个科目,数学、物理、化学。

刚开始讲数学的一天,是王平最苦恼的一天。当王平谈到乘方开方,状元郎就解释说,这我们已经知道了。说到开立方,三个家伙竟然也以同样的口吻答复了他,并告诉他,在五百年前秦人所著的《九章算术》里就已经记载了这些东西的算法了(《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叶,其第四章“少广”记载了开平方、立方的方法。),而且,三百年前,墨家的钜子成方又联合了全秦国的算术高手一起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和扩展,现在这是读书之人的必修课。

王平无语。

接着又说道方程,三人又来了一番阐述,说《九章算术》里的第八章就提到过一次方程联立的问题,而且此章中还引入了正负数的概念和加减法则。在一百多年前,更是有一位有名的算术家高寿出书解释了三次以及三次以上方程联立的解法(在我国历史上,得到三次方程解法的人是唐代的王孝通,另外,在宋元时也有了三次以上方程的解法。)。

王平又一阵狂汗,他只好引入了一些微积分、概率、线性代数之类的概念,但再深入的讲解下去,他已经不行了。这些课程,他从学过以后就没有用过,自然记不得许多。于是,王平转移话题,开始讲几何。

但让王平吃惊的是,几何也有!原来,墨子在《墨经》中就提出过圆、直、点、线、面、体、平行等各种命题和概念,而且都可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相关定理和命题媲美。再加上墨门弟子后来的研究(《九章算术》里第五章商功是解释各种形状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第九章勾股是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解释),几何学也已经有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了,只不过说法和名称的表示方法和王平所学不同而已。

在三个翰林微笑的眼光中,王平窘极了,王平可以看出他们笑意里所蕴含的意思:除了“骗人”的“本源之学”外,你也不过如此。

王平现在发现,曾经的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神圣口号,在这里竟然不怎么好用。

的确,在刚开始讲物质基础的时候,几个“博士”确实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不过这时,三个翰林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变得“绅士”起来。

王平只好换科目,讲物理!

结果,三个家伙先来了一阵自述,讲了现在格物学的发展现状。王平一听,发现自己也没有多少市场。

早在一千年前,墨子就在力学(杠杆原理),光学(做过小孔成像实验)、声波方面(共鸣研究)有过突出的成就,他甚至还对时空有过描述。而在这一千年的积累中,墨家门徒的成就更是让人无法不惊叹。

不过,好在王平是高才生,他对一些不完善的理论进行了些许的补充。虽然补充得不多,但足以让翰林们真的对他刮目相看了。

补充的这些东西中,虽然有些还不能在马上证实,但其他的部分一看就知道是十分高明的论述。比如力学里的分析方法啊、向心力了、热学里物质不同温度时所表现的不同性质了。

甚至,在听完王平的补充讲解后,三人一致认为,有必要上书奏明皇帝,制定温度标准,以用于平时的生产和生活。

当然,分别论述这三门科学时,效果最好的就是化学了,虽然,对于分子、原子之类,三人怎么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事实的举例却证明了一切。

比如:在谈到金属的氧化和还原反应时,王平举了湿法炼铜的理论(用铁置换胆矾或石胆溶液里的铜离子,我国在宋代就曾用此法大规模炼铜),马上就得到了三人的肯定。接着,他又指出,可以用铅代替铁来炼铜,但效果不如铁好,而且,在用铅炼出铜以后,还可以用铁再把铅炼出来。

当场实验,果然如王平所说。

三个“博士”在观察后,佩服地五体投地,他们还是第一次注意到这样的事情。

就这样合作了几天后,王平通过他所“擅长”的化学使三位翰林对他更恭敬了。

在刚开始说起“本源之学”时,王平确实是为了在提高自己形象的同时显示一下自己“渊博”的知识。三人听不懂时,也曾不止一次有过宁王殿下在骗人的念头,只是不敢说出来。

不过,在那场化学实验以后,特别是听到了王平越来越多的精辟理论之后,三个人真的是由衷地佩服了。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为何看似困难的问题,在听完宁王的解释后,竟又变得如此的简单呢?

这件事情刚被传开时,曾有不少人找翰林们询问真假。在得到三人的一致肯定后,所有人都终于相信了宁王被神仙收为徒弟的事,连不少本来认为是无稽之谈的人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仙人的帮助,以前只是粗通墨门浅技、仅会做些丧志之物的人又如何能比过两个状元公和一个榜眼呢?更何况,三人对宁王交口称赞,连称自愧不如呢。

王平在京城的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开始以讹传讹起来。说宁王是文曲星下凡或天上神仙的事层出不穷。甚至,那位本不存在的老神仙也有了名字,被确定为太白金星、太上老君之类。

但有一点是已经确认了的,那就是宁王殿下比两个状元和一个榜眼加在一起还厉害。于是,京城就传开了一句话,“一个宁王三状元。”意思说,一个宁王能顶三个状元的学问。

三个翰林学士都是学问和风度极好的人,他们对京城中所流传的“一个宁王三状元”的话竟然一点也不介意。不但如此,他们三个看宁王的眼神都像是看自己的长辈老师一样,倒是让王平有些不好意思了。

对于王平来说,在经历了几天的著书后,对这个世界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

王平已经了解到,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都和自己那个世界里所经历的一模一样,真正的问题出在秦朝,这个出现第一个皇帝的朝代。而转折点就在公子扶苏身上。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