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夏帝国 第九章 望

作者:李昊阳书名:赵夏帝国更新时间:2021/08/04 07:23字数:3388

  

?三月七日夜。

没有月光,只有黑漆漆的一片,白天繁华热闹的上京也在黑暗中沉睡了下来。巷子中偶尔传出几声犬吠,但随即又回复了宁静。

打更人从一条小巷中转出,敲着梆子喊了几声以后,又消失在了黑暗里。

已经是子时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睡下,拥有百万人口的上京,仅有几处闪着微星般的烛火。

突然,几点朦胧的灯火照亮了远处的一小片街面,它们晃晃悠悠地向前移动,后面跟了一长串的黑影。这一串黑影很长,足有二三百人,黑影中间是十余辆马车,传出一阵阵独有的“吱吱呀呀”声。

队伍走过长街,向城门走去。

城门早已有人打开,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军士列在两旁,等待着整个队伍的通过。

他们正是北魏送亲谈判的队伍,为了不让还没有完全稳定的朝廷再此陷入混乱,他们只好深夜出行。

队伍的最前面是几个打着灯笼引路的宦官,随后便是二百持刀抢的军士和马车。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注意,马蹄上都包了蹄布,以降低马匹在石板路上走动时所发出的声响。

吕宁儿就坐在第三辆马车里,她头饰花钗,身着纁色衣边的揄翟,是一身新娘子的打扮(作品相关的资料为周制士大夫的礼服,此处为亲王妃子的婚礼礼服)。吕宁儿并非第二日就要成亲,但礼服出门却是婚嫁的礼节,她虽然身为公主也不能例外。

这次北魏所请求的婚嫁形式其实是鲜柔氏所特有的换婚风俗。

鲜柔曾有这样的规定:异部男女婚姻,男部要将本部女子一人回嫁,以补齐女部人数。这个风俗已经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鲜柔百部争辅时期的产物。

五十多年前,鲜柔虽然已经占领燕地建立北魏,但这种风俗还是被鲜柔官宦贵族们沿袭了下来。只是,这种换婚风俗的意义,从保持本部繁衍能力,变为了增强政治婚姻的效力。

夏国文华公主是政治婚姻的筹码,吕宁儿也是。不过,吕宁儿要比赵珍幸运很多,至少,她要嫁的那个人,吕宁儿曾经见过,而且有不错的第一印象。

吕宁儿还记得昨日吕继的嘱咐,当时,她很想拒绝,但是她又不得不答应下来。那本天书真的那么重要吗?她既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她明白的是,不论自己成功与否,被夏国发现后,必然是死(两国和好或囚,两国开战必死);她不明白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值得这样做——为了那个杀害自己母亲的哥哥。

吕宁儿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突然间,她好像还站在鸾羽阁内,正为母亲梳头,肃太后那一头长长的白发,一直拖到了地上,在自己的眼前摇晃着,是那么的耀眼。

吕宁儿揉了揉眼睛,确实是幻觉。她还记得自己母亲被砍去头颅时的情景,母亲,确实已经死了。

吕宁儿并不懂政治,她也不愿意去懂,她还想回到小的时候。那时候,母后和皇帝哥哥都护着她,即使闯了大祸的时候也是。不过,那些快乐而且刺激的日子再也找不回来了,如今母亲已经死了,而皇帝哥哥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冷酷无情,变得自以为是。

她恨吕继,她不明白,吕继为何一定要杀母亲,难道王者的权力真的非要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争夺吗?难道这一切不能用一个缓和一些的方法来解决?或许那样,母亲就不会死了吧,而自己也不用远嫁。

吕宁儿又想到了自己将要嫁给的男人,夏国的宁亲王。共同拥有一个宁字,似乎是巧合,但谁又能说不是命运?看到母亲的死亡,自己那天竟然就那样鬼使神差的说要嫁给他,而因为有换婚的习俗,吕继竟然也同意了。

“秋风吹来兮,秋叶随风逝。或可早安眠,再图为来世!”想起夏国宁王,吕宁儿又记起了当时那位女子吟咏数遍的诗句,此时徐徐吟来,感觉又是不同。

“不知道他们二人是否真的成了眷属。”吕宁儿默默地想到,“得如此男子相爱,那女子即使是立刻死了,也是无悔了。”想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不过,吕宁儿马上又苦笑起来,“宁王既然深爱那位女子,又如何会理睬我?我嫁了他,还不是如同他的王妃一样,在府中郁郁。我真傻,居然选了这样的一个人。”

这些天来,她一直身居皇宫,并不知宁王与王妃和好之事,而吕继虽然知道,却认为没有必要说起。

吕宁儿又胡思乱想了好一阵才收了心神,她把侍女舜华叫上了马车,问道:“我们现在出城了吗?”

“回公主,我们已经出城了,已走了三四里路。”舜华答道。

“我哥哥静王呢?”

“公主,静王殿下还在前面车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