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女帝的宠夫日常 第35章 幽禁南宫

作者:畏难书名:重生后女帝的宠夫日常更新时间:2021/08/05 13:27字数:3893

  

移开落在晏政身上的视线,夙欢轻咳了几声,怎么越来越觉得晏政这画风逐渐诡异,忙转移话题道,

“这几日你多地奔波,费了不少的心力,这才将苏锦绣暗通朝臣意图谋取帝位的罪证搜集起来,有劳信王了。”

晏政收回眸中的深情,看来还是他太心急了,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即便是三十年,他也愿意等。

“能为陛下办事,是臣的荣幸,只不过陛下打算日后对淮南王还是如往常那般吗?”

考虑到夙欢与夙勉之间的姐弟之情,晏政问道。

虽然苏锦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将夙勉扶上皇位,可夙勉明显对皇位并无贪恋,一心想要离开盛京,周游九州。

“自然。他是朕的弟弟,年龄尚幼,况且这些都是他母妃所做,与他无关。”

加上前世的遗憾,夙勉可以说是夙欢最难以割舍的亲人了,她怎么会放弃他。

“此事放在现在说还为时尚早,只不过容臣提醒陛下一句,即便是淮南王没有这份心思,可难保他背后之人不会起撺掇之心。”

晏政就是怕所谓的亲情会扰乱夙欢的判断,故而说道,再加上之前截获的密报,晏政不得不让夙欢做好心理准备。

“你说的是翰林院掌院学士郭攸之?”

自从上次晏政公布遗诏的时候,夙欢就觉得郭攸之等一众翰林院的人对她即位颇有微词,再加上他们主张夙勉登基,夙欢才有此猜测。

“或许不止是翰林院,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多宽限时日,容臣查明再来禀明陛下。”

苏锦绣这些年经营的势力可远不止在朝堂上,晏政一时也无法将其势力连根拔起,敌在暗我在明,因此也只能先按兵不动,寻到合适的机会再出手。

“无妨,苏锦绣已死,想必她背后的势力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如今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让北方的百姓安稳度过这个冬季。”

距离灾民暴动的时间也不过剩一个月了,然而地方官员到现在都没有将灾情上报给中央,一再遮掩事实,以致酿成暴动,各地势力借机混淆视听,以此牟利,可恶至极。

晏政浓眉皱起,有些疑惑,

“今年冬季的确要比往年寒冷许多,可以雍州、鄞州为主的北部各州郡也并没有冻灾的消息传来,陛下何故有此担忧?”

“难道信王最近没有发现盛京城内的流民越来越多了吗?”

前世的这个时候,盛京聚满了从漠北逃难的百姓,而京城正留守都督指挥使祝余却将事实一再遮掩,直到灾民的暴动逐渐形成规模。

回想着之前自己回府时遇到穆尧的情景,晏政也知晓了夙欢的意思。

晏府是在朱雀街的中央,距皇宫并不算太远,若是那个地方都会出现无家可归的孩子,那么盛京城繁华之下还掩藏着多少污垢。

“没想到身居皇宫的陛下竟然也能察觉到宫外的风吹草动,看来是臣小觑陛下了。”

晏政并无他意,纯粹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没有谁要比他更希望夙欢成为一名流芳百世的好君王。

“信王这几日忙于处理苏锦绣的事情,未曾发觉这些也是无可厚非,只是朕觉得这个正留守都督使的确该换了,信王意下如何?”

夙欢抬眸,眉眼间满是严肃,都督使这个官职统筹着盛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务,极为重要。999()

而祝余这个人属权贵一派,自然代表着世家的利益,再者有前世的前车之鉴,夙欢可不敢再任用祝余了,只希望他能有点眼色,自己卸任。

沉吟思索片刻,晏政问道,

“既然陛下认为不合适,那便换下他,只不过如今陛下手中可有心仪的人选顶替他?”

近几日盛京城的确多出了不少流民,但早朝上也并无人提及此事,包括这位负责盛京城事宜的都督使,尸位素餐者,还是尽早除去为好。

此时夙欢也犯起了难,她刚刚接手朝政,对于朝中的大臣们还没有完全的了解,一时还真的难以举荐出合适的人选。

看出了夙欢的犹豫,晏政提议道,

“不如陛下听听内阁学士董允的建议吧,如今朝堂上内阁与翰林院平分秋色,翰林院属苏锦绣的势力,我们也只能从内阁中选人了。”

晏政分析着如今朝堂上的时局,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毕竟他也刚从边疆回来,对于朝政的了解并不比夙欢要多,只不过董允身居高位数年又保持着中立,或许是个不错的跳板。

寒门士子能在前朝出人头地者少之又少,真正握有实权把持朝政的人还是属于这些权贵世家,靠着祖上的荫蔽,这些人也都混了个不错的官职。

“那明日下了早朝,朕再去与董大人商议吧。”

按资历董允是排在最前面的那批人,所以夙欢也想要听听他的建议,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