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第259章 倾城(2)

作者:飞刀朵朵书名:飘在大唐更新时间:2021/08/05 19:33字数:5518

  

“公主勿忧”

杨悦看着手中的字条,苦笑不得。若一个人一箭射来,差点射穿你的太阳穴,却给了你这样一个字条,这个人的可信度有多大?

杨甲到底是何须人也?

他是杨万春的禁卫,却又将中原弥勒教的“镇教之宝”交给自己。他到底是赵王杨杲的人还是杨万春的人?

月色渐好,杨悦坐在“安雅小筑”庭院中的花架子下,一直盯着手腕上的“梅花金链”发呆。

……

“她答应亲自宣读诏书?”安市城的“宫殿”内,杨万春一脸欣喜的说道。

杨芳儿站在他的书案之侧,看一眼父亲惊喜的抬头时,额头上的皱纹便清晰的显现出来。

杨芳儿点了点头,有点怜惜地看了看烛影下的父亲,迟疑片刻,突又说道:“女儿总觉的她答应的有点太痛快,该不会有诈吧。”

“哦?有什么蹊跷?”杨万春有点惊愕地看着女儿。

“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是……凭直觉感到应该不是这样。”杨芳儿若有所思地道。

“直觉?”杨万春笑了,“我儿这些日子定是累坏了,怎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此地乃是安市城,她不跟我们合作又能如何,难道不怕死么?”

杨芳儿也不由笑了笑,沉思片刻,突然问道:“父亲,杨甲此人真的可信么?”

“他虽然来安市时间不长,却是个十分难得的人才。”杨万春点头笑道,“你不会连他也怀疑吧。”

杨芳儿笑道:“不是不信,只是总觉得他来得十分突然。父亲在安市一向不被中原人所知,他怎会慕名来辽东投奔父亲?”首发l https:999 https:999

“这个我儿尽管放心。做大事者怎可不信任人?”杨万春挥了挥手摇头说道,自有一种大家气度。

然而,话虽如此,杨万春看了看女儿满是狐疑的脸,笑了笑又道:“他的低细我已查得十分清楚。他的祖父乃是高祖皇帝(隋文帝庙号高祖)的亲弟弟卫昭王杨爽。太祖(杨坚的父亲被尊为太祖)去逝的早,卫昭王自幼由高祖皇后独孤氏抚养,对高祖最是忠心。”

“他即是皇室宗亲,为何不向父亲明说?”杨芳儿奇道。

“这也难怪。他的父亲杨集原本嗣位卫昭王,后来却因‘谋逆’罪名,被世祖皇帝贬为庶民。想来是因此之故才不肯说出出身。”杨万春沉吟一下说道。

“哦?”杨芳儿讶道,“如此说来,他岂不是会十分记恨世祖皇帝?会不会对我隋室子孙怀恨在心?”

“不会。世祖皇帝虽然与他有隙,但高祖皇帝对其祖有恩。吾父王乃是高祖皇帝之子。即使他心中有恨,也不会恨到我等头上。”杨万春笑道。

“原来如此。”杨芳儿长出一口气。暗道:杨甲今日一箭果然并非无意。杨悦乃是世祖之后,所以杨甲才会故意伤她,只是这个杨悦还大有用处,否则……嘿嘿

杨芳儿想到此不由莞尔,心想只要过了明日便好。

杨芳儿出了一会儿神,突然又向杨万春问道:“弥勒教与杨悦关系非同一般,当真会倒向父亲么?”

“杨悦只是因为是我大隋公主才会受弥勒教的推崇,为父登基之后,弥勒教自然会倒向为大隋皇帝。”杨万春到是十分自信。

“这次弥勒教都派了谁来?听说弥勒教的西天王对她十分忠心,只怕不会背叛她。”杨芳儿皱了皱眉,又道。

“西天王自投靠李世民以来,向被中原弥勒教视为逆贼,他对杨悦忠心,岂不越是对她不利?”杨万春呵呵笑道,“不过我儿还是放宽心,这次中原弥勒教派的是东天王来。西域弥勒教西天圣母派了座前弟子前来观礼……”

二人正说间,忽听卫士在门外传报:“将军,城下有信报来。”

杨万春让卫士进来,却见卫士手中只是捧着一支箭,那箭极为普通,书信却在哪里?

杨万春微微一笑,在箭羽处伸手一摸,但见一张纸条敷在箭羽处。

“好好好”杨万春看完书信,已是禁不住嘿嘿大笑,连声叫好起来。

“怎么?”杨芳儿见父亲欣喜,有些好奇地问道。

“果然不出所料,唐营里已炸开了锅。”杨万春笑着将手中的书信递给女儿。

“那个人的话真的可信么?”杨芳儿看完书信,却微微皱眉说道。

“应该可信。上次他提供杨悦的藏身地点,不是准确无误么?”杨万春乐观地笑道,“这次即便是钓不到大鱼,至少也会钓来小鱼。”

“小鱼?”杨芳儿微微错愕,似是没明白父亲的意思。

“听说不只大唐天子喜欢她,连他的儿子也十分喜欢她。”杨万春呵呵大笑道,“据说这个蜀王是为了她才被贬到军中,这些日子更是正在四处打探她的消息……”

“蜀王?”杨芳儿听了,不知怎么顿了顿,心头划过一个人影,一个白袍小将跨马冲下山锋的背影。

“我儿在长安呆了些时日,难道没听说过此事儿?”杨万春笑问道。

“是。她与蜀王的确走得很近,连天下书社都是她二人一起合作成立的……”杨芳儿突然有点兴趣索然,幽幽说道。

“这次跟我们合作的那位亲王,我儿感觉如何?”杨万春突然盯着女儿,笑了笑说道。

“他,还好吧。”杨芳儿不知为何心下叹了一口气,说道。

烛火昏暗,不及月光明亮,杨万春只顾高兴,到是没有看到女儿脸上的落寞,只听到女儿说好,心情也随之大好。哈哈笑着说道:“这我也就放心了。虽然是联姻,但也不能委屈了我儿……”

笑了片刻,突又想起一事,沉吟一下问道:“只是将来万一……”

杨万春没有说下去。

杨芳儿却已明白父亲的意思,笑了笑说道:“若真到了那一天,女儿也定然会向着父亲。”

杨万春笑着点点头,招手让女儿过来,抚着女儿的长发,长叹一声,安慰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若李世民死在安市城下,便不用女儿嫁给他。当真让女儿嫁得那么远,为父如何舍得。”

杨芳儿偎在父亲怀中,眼中有些润湿。知道父亲所说不错,三个月前她母亲去逝后,父亲只剩下自己一个亲人,才会将自己从长安调回……

“即使不嫁,可萧皇后那儿……”杨芳儿哽咽说道。

“萧皇后那儿我儿不必再去了,你侍候她三年,才换回她的认可。这些年,你母亲不知有多想念你,到死都在念着你……”杨万春眼中也有些湿润。

一时间,房中伤感之意大起。父女二人相互依偎,许久才平静。

杨芳儿告别父亲向书房外走去,将近门口,回头看了一眼父亲,轻声说道:“父亲早些歇息吧,明日便是大典,定会十分忙碌。父亲莫要太过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