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门主 灵台洗炼 第二十一章 大伦山藏宝(上)

作者:龙图甲丁书名:太极门主更新时间:2021/06/18 17:01字数:5143

  

林初一十来岁时就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隔三差五爬大伦山玩。后来有几年时间,寻宝人接憧而至,把另一面并非悬崖的山坡挖得到处是坑,面目全非。这些寻宝者,有当地人,也有来自两广各处的消息灵通人士。寻了几年,都空手而归,后来才慢慢消停了。

林初一历来对这些肆意破坏环境的寻宝行为深恶痛绝,此时一感觉到有人,随即凝神静听。此处远离周边村落,且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周围不可能还有常人出现。而来人似乎还是相当小心,压着嗓门说话。

只听一个男子的声音说道:“梁兄,师门之中,就你对我关照最多。败军之将,我也没什么可以回报的。这次带你来寻这些祖上遗物,只是希望师傅面前,再帮我多求求情。”

“永定,这次南海的事故,本来也不全怪你。现在海警查得越来越紧了,生意难做啊。怪就怪你运气不好,这次偏偏是轮到你来送货。”这位梁兄语气中颇为同情。

“哎,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师门的规矩,咱们都知道,有什么办法?我也不求什么了。只想来这里带走祖上留下的人皇晷针。其他宝藏,盼师兄能带回师门,只要求得师傅不再追究,小弟就感激不尽了。”这位叫永定的师弟似乎还心有疑虑,并没有动身带师兄开始寻找什么遗物,而是一直喋喋不休地说着。

那位梁兄倒也不着急,继续劝慰师弟道:“师弟,你这样就不对了。之前我可没想到你还有什么祖宗遗物,不也一样在师傅面前极力帮你拖延了?只可惜师兄我能力有限,终究没帮你赢得师傅谅解。”

“梁兄”说罢长叹一声,沉吟良久,才又接着说道:“这次捐出祖先遗物,师傅应该也会感念你的诚意吧。毕竟,在我们众师兄弟当中,你算是很有天赋的了。只是以后小心行事就好。将来有什么打算没?”

永定凄然说道:“只要师门不再追究就好,我只求苟且偷生,远走东南亚找一处偏僻山村终老;绝不会再在华夏境内出现。”。

沉默了一会儿,林初一没再听到两人说话,于是尽力掩藏气机,悄悄摸到崖边,往下看去。只见两个黑影攀附在对面不远处的石壁之中,快速向上移动。二人竟不需攀岩器械,黑夜中徒手攀岩,且身法之快,胜似猿猴。这两人应该就是刚才说话的梁师兄和师弟永定了。

攀到离地面三四十米之处,两人在崖壁中稍微突出的一块岩石上立定身形。其中一人开始用什么东西在石壁上小心地挖动着,看起来像是把兵工铲。二人立足的地方石面很窄,似乎在尽量避免石块掉下山崖,所以挖得十分小心。

挖了约莫半个小时,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招呼同伴过来,开始合力扳推山壁上的一块石头。两人就这样挖一会扳一会,终于搬开几块重逾百斤的石头,一个可容一人躬身钻入的洞口出现在两人跟前。师兄弟先后钻进洞中。

这位师弟就是当年明朝败军首领韦永明的后人韦永定。韦永明率众在群村隐居,不时做些绿林道上的勾当,也经常接济乡里,所以口碑极好,不会有人向官府高密。

偶有一次,在一处州府作案之后,一名同伙不慎被捕。经不起严刑拷问,同伙供出了韦永明及其部属的秘密。后来群村遭到官兵围剿,村中民众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斩尽杀绝。

韦永明之子韦良木当时身在外地,得以幸存。韦良木后来秘密逃往广东郁南山区,隐姓埋名,娶妻生子,并在家谱中留下寻宝的线索。

清朝期间,朝廷官府对明朝残余势力大力镇压,韦氏后人不敢回故里寻宝。至清末民国之时,战乱不断,族人多离散避祸,记载藏宝线索的韦氏家谱也在离乱中失落。

韦永定的父亲和叔叔二人,根据祖辈留下的线索,苦苦寻找二十多年,才在郁南山区的原乡祠堂遗址中找回家谱,并复制了副本交给韦永定及其两位堂兄弟。父亲及叔叔一再告诫兄弟三人,若要开挖祖上藏宝,必须两家兄弟一起;所出宝藏由他们三家平分。

如今韦永定获罪于师门,私自带了师兄前来开挖,欲尽献于师门以求赦免。他本拟远遁海外藏匿之前,还要献宝求饶,可见这师门的势力,恐怕也是十分强大的。

韦永定先行躬身入洞,梁师兄随后跟进。二人打了手电,猫着腰在窄小的洞中蜿蜒躬行了十多米,前面豁然开朗,竟然到了一个可供数十人容身的大洞。

这大洞十分开阔,洞顶距离地面有六七米高。二人用手电四处照了照,只见地面珠光宝气,闪闪耀眼。无数金银珠宝一堆堆散落地上,数量之多,大概可以装满一辆中型的箱式货车。内中也有完好的木箱,木箱早已腐朽不堪,用手一掰就散,掉出无数珍宝珠链。果然是绿林好汉遗藏,只重金银珠宝,其中并无瓷器字画之类放到现代收藏界更加值钱的东西。

韦永定在成堆的金银珠宝中扒挖着,似是在寻找什么东西。突然右手用力一拉,抽出一根足有一米多长的“棍子”。这跟“棍子”形状颇为奇特,通体黝黑,非金非石,电筒照上去,隐隐有五色流转。“棍子”一端稍尖,却不成锥;棍身平滑,靠近手握处现出太极两仪图形,但并非雕刻,既无凹凸,也无颜色,就好像是其中所蕴含的灵气汇聚而成。太极图之下数寸,棍身略粗,犹如竹节。整条“棍子”有点像日本剑道那种练习用的竹剑形状。

“这是什么?”梁师兄问道。

“这就是人皇晷针,传说是上古时候,人皇伏羲偶得一块很奇怪的陨石,通体黝黑,却泛五色之光;石质坚硬尤胜金铁。人皇极尽本身修为之力,借熔岩之火,穷数年光阴,才将其炼成一支日晷之针,用来量天测时。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晷针从中断成两截,这是其中一截。”韦永定注视着手中的人皇晷针,一脸虔诚地说道。

“嗯,拿来我看看。这东西的来历,不会有人相信。也不会值钱,这逃命的当口,你要来有什么用?”梁师兄很不解地问道。边说边从师弟手中接过这把晷针。晷针果然入手沉甸,坚硬异常。

韦永定沉声说道:“这东西在现代虽然没什么用,但于先祖而言却意义非凡。先祖带着部属最后一次劫掠清廷官库,得到了这枚晷针。这次出动之后,竟招致了群村男女老少尽遭清兵屠戮。”

这话倒是实话,只是他并没有全盘托出。祖上留下的家谱中曾标注清楚,金银珠宝之类身外之物,留之无益。但这件晷针,韦家后人务必代代珍藏,其中包含着远古先圣留下的巨大秘密。若有人参透此中秘密,必可成就不世功业,重新光耀本族门庭,甚至于反清复明大业亦有巨大助益之功。此时韦永定是亡命之人,虽明知此物非同寻常,为免师兄起疑,却也大方交到了他手中。(未完待续)

注①:关于大伦山藏宝,确是群村(今名大维村)及周边村民代代相传,并录入地方志。群村所传的韦永明藏宝之地主要有两处,其中一处已于百年之前被人寻获。独大伦山宝藏至今无迹可寻。有几年时间,寻宝者对大伦山破坏比较严重,均一无所获。三百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古松早已不见,藏宝洞口的大石早已与崖壁结为一体,常人即使可以到达,也不可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