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巨鳄 第七百四十六章 咸丰卧病

作者:塞外流云书名:大清巨鳄更新时间:2021/10/19 04:22字数:4273

  

“可以。”陪同随行的一个林木森点头道。

宝山枪械厂在宝山县城西郊,原本附属于宝山机械厂,随后独立出来,新厂的规模迅速扩大,一扩再扩,早已经超过了机械厂的规模,而且工厂周围都被划成了军事管制区。

冯云山、石达开在经过检查站时,看到连绵数里,规模宏大,烟囱林立的工厂时,有已经震撼的说不出话来,虽然早就料想到元奇的军工厂规模不小,但如此之大,却是远远超过了两人的想象。

见的两人神情,林木森给两人解说道:“军工厂不是一个工厂,而是一个概念,泛指生产武器装备的工厂,宝山枪械厂主要是生产枪支,包括众多的车间。”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工厂只是元奇军工厂的一部分?真是没天理了!冯云山、石达开都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林木森接着道:“二位,军工厂一般不允许外人参观,二位是大掌柜特意下令允许,二位的随从。”

石达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当即转身交代了几句,让众人在外候着。

进了工厂,被带领着参观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车间,冯云山两人可谓是大开眼界,这才知道生产一支火枪出来着实是不容易,石达开对米尼枪很是熟悉,很快就从零部件上面发现这里生产的应该是最新式的火枪,他装做漫不经心的道:“如此大的规模,一月能生产多少枝火枪?”

林木森一路为二人进行简单的讲解,听的这问题,不由的一笑,“这个问题,在下也不知道。”

见套不出来话来,石达开转而问道:“元奇如今没有生产米尼枪了吧?”

林木森笑道:“很抱歉,对于工厂的情况,在下知道的极为有限。”

冯云山却道:“咱们能去火炮厂看看吗?”

“火炮厂和弹药厂更偏僻,要另行申请,再说。”林木森抬起手腕,指了指手表,“时间来不及了。”

一直到返回上海的火车上,石达开才忍不住问道:“易国城让咱们参观宝山枪械厂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震慑!”冯云山道:“那么大的工厂,至少有数千工人,一个月少说也能生产二三千支火枪,而且,广州也应该有,这是警告咱们不要有异心。”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林美莲快步走进房间,禀报道:“大掌柜,南洋大臣倭仁前来拜访。”

正伏案疾书的易知足停笔迟疑了下,才道:“请他进来。”随即搁笔起身,对于这个倭仁,他实在谈不上什么好感,这人和曾国藩、何桂珍几人都曾拜在唐鉴门下学习朱程理学,但却不知变通,身为南洋大臣却对西学极为抵制,这次登门拜访,应该不会是总理衙门的公务,毕竟总理衙门有伍长青在,若是有什么大事,伍长青会预先禀报,他估摸着,对方很有可能是为废除八旗制度而来。

一身便服的乌齐格里倭仁缓步踱进镇海公府,他虽在上海为官,但这地方他来的却是极少,这次前来,是为试探易知足的口风,京师发来电报,说废除八旗制度是易知足给朝廷施加压力。

他虽是蒙古正红旗人,但却没有显赫的家世。先辈是驻防开封的八旗中下级军官,属中下层旗人社会,道光九年,考中进士,以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选庶吉士,一路青云直上,这自然是得益于他旗人的身份。

易知足只是在书房门口迎接,两人不咸不淡的见礼寒暄了两句,便进屋落座,又就总理衙门事务闲聊了一阵,倭仁这才试探着道:“京师最近传出风声,朝廷欲废除八旗制度,镇海公可有耳闻?”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倭大人也是旗人吧?可赞同朝廷废除八旗?”

倭仁斟酌着道:“八旗制度乃我朝之国本,关乎数百万旗人荣辱与生计,事关重大,岂可轻言废除。”

易知足没心思跟他多费唇舌,当即颌首道:“倭大人所言极是。”

听的这话,倭仁暗自郁闷,接着道:“京师皆言,是镇海公倡言废除八旗难道传言有误?”

“无误。”易知足面无表情的道:“废除八旗确是本公倡言,但是否废除八旗,在于朝廷,在于皇上。”

倭仁追问道:“镇海公倡言废除八旗,可是为了推行宪政改革?”

“宪政改革,是恭亲王倡言,与本公无关。”易知足语气冷淡的道:“倭大人若是反对废除八旗,尽可上折子。”

见的对方态度冷淡,倭仁轻叹了一声,语气诚恳的道:“镇海公推崇西学,倡言朝廷大力推行新学,可有想过,置儒学于何地?为兴办工厂,推行新学也就罢了,又倡导宪政改革,就不虑变夏为夷?就不虑亡国灭种?”

听的这话,易知足一阵无语,半晌才开口道:“若不推行新学,不发展工业,才真正有亡国灭种之危险,至于说变夏为夷,倭大人却是杞人忧天了,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直处于包容发展的进程。

其特性就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岂会因为西学的引进而变夏为夷?倭大人是不是太小看咱们的文明了?至于儒学,也应该引申发展,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一味的抱残守缺,只会让儒学蒙尘。”

中华文明的特性就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倭仁心头震动,愣愣的看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