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319 投资

作者:森外书名:我真不是个文青啊更新时间:2021/09/14 12:48字数:2207

  

干嘛非要买四合院?周围乱七八糟的,环境一点也不好。

但夏红军非常喜欢,说将来升值潜力巨大。还说住高层有啥好的?看看四合院子,里面可以种花花草草的,养猫啊狗啊,将来有咱们有了孩子,也不至于一天没地方去玩。

好吧,你说的都对,听你的。

不过陈招娣还有一个疑惑:“红军,你不是说全国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统购包销、独家垄断发行吗?他们不出高价钱,那不是要亏了?”

“为什么必须要统购包销?当初咱们国家的粮食、蔬菜乃至一切都是统购包销吗?现在不都放开了吗?电影市场也绝对有这么一天!”

夏红军淡淡说道。

倒不是他在吹牛,历史上就有例子那就是电影《红高粱》!

成本超过了80万,但中影只给了70万的收购价!

眼看就要亏十几万,制片人吴天明逼急了,和中影进行了谈判,试图以分账形式获取票房分成。中影领导耐不住吴天明的软缠硬磨最后答应了。

就这样,《红高粱》成了中国“分账发行”电影的鼻祖。

但是这一赌注竟然成功了!

《红高粱》全国发行200多个拷贝,4000多万的票房,让西影厂获得400多万分成!

而这次《山楂树之恋》的制片人恰好也是吴天明!

这个西影厂的厂长,还是有改革的魄力的。

夏红军就打算走这条路。

就算这部片子不如《红高粱》那么火爆,那也能赚些吧?

夏红军吃完晚饭,到了教室立刻给张艺谋回了一封信,除了关心问候之外,在信里很豪爽的写道,全力支持《山楂树之恋》的拍摄,经费不够需要多少尽管开口,还暗示家里开的服装厂,只要能拍出高质量的片子,钱不是问题

当然在信中,他还隐隐提出,如果将来影片成本过高,可以想办法和中影谈条件,可以以分账形式获取票房分成。

夏红军十天之后接到张艺谋的来信,信中对夏红军在关键时刻慷慨解囊表示感谢,说绝对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拍成好片子。

至于夏红军信中的那个提议,信中只字未提。

不过夏红军也不着急,这件事关键不在于张艺谋,而在于吴天明,那是一个不仅能拍好片子,还是一个很有闯劲的男人。

等着吧

夏红军现在除了少量的课,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诗经》的翻译中。

宋蓁蓁几乎每周都要过来一次,在咖啡馆里坐坐,喝杯咖啡,唱唱歌,还和夏红军他讨论下《诗经》翻译的事,威尔斯也经常加入讨论。

别看威尔斯三十岁的人了,像个大顽童,但在学识方面还有有两把刷子。特别他是美国人,当《诗经》翻译成自己的母语,他完全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来感受这些来自东方的诗词之美。为此给夏红军提了不少意见。

为此夏红军十分感激。

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初,温暖的咖啡馆更是学生们常去的地方。

今天是周末,外面寒风凛冽,咖啡馆里人满为患,宋臻臻今天也过来,没地方坐。就端着一杯咖啡站在吧台边,和夏红军低声讨论句子的翻译。

这时候,多日不见的郭前进穿着一件黑色呢子大衣,突然闯了进来。